電廠無人機防御如何設計方案
目標:構建一個全天候、全方位、多層次的低空防御體系,有效識別、跟蹤、攔截和處置非法無人機。
原則: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操作簡便、成本效益。
無人機探測系統:
采用多波段雷達系統,實現對低空無人機的實時探測。
部署紅外熱成像設備,增強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探測能力。
利用無線電頻率分析儀,監測異常無線電信號,識別非法無人機。
無人機跟蹤與識別系統:
集成視頻分析技術,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并跟蹤無人機。
應用人工智能算法,對無人機進行圖像識別和行為分析,區分敵我無人機。
無人機攔截與處置系統:
部署無線電干擾設備,對非法無人機進行有效干擾,迫使其降落或返航。
使用無人機捕網系統,物理攔截并捕獲非法無人機。
配置激光防御系統,作為最后手段,對威脅性高的無人機進行精確打擊。
指揮中心與響應機制:
建立中央指揮中心,整合各類探測、跟蹤、攔截信息,實現統一調度。
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在發現非法無人機時,能夠迅速啟動響應機制,有效處置。
人員培訓與演練:
定期對電廠安保人員進行無人機防御系統的使用培訓。
定期舉行模擬演練,提高安保人員對真實情況的應對能力。
需求評估:詳細了解電廠的地理環境、運營特點和安全需求。
系統設計:根據評估結果,設計符合電廠特點的低空防御系統。
設備采購與安裝:采購所需設備,并在電廠關鍵區域進行安裝調試。
系統集成與測試:將各子系統集成,進行全面測試,確保系統穩定可靠。
人員培訓與演練:對安保人員進行系統操作培訓,并定期舉行演練。
系統上線與維護: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定期進行維護和升級,確保系統效能。
無人機偵測參數要求:
系統應通過無線電探測技術,對設備部署周界的無人機上下行遙控及圖傳鏈路進行實時監測。
應具備同時預警、跟蹤多個方向、多個批次入侵的無人機的能力。
應包含無人機識別庫,能夠自動識別目標,并對非建庫無人機進行識別。
無人機識別與區分參數要求:
系統應能夠通過電子信標方式將站內巡線無人機與入侵無人機進行區分,以滿足變電站的實際使用要求。
應具備機載電子信標實現敵我識別的能力,確保不影響站內巡線無人機的正常工作。
無人機攔截與處置參數要求:
系統應采用無線電無源偵測反制技術,通過分析頻譜特征,實現對無人機的操控。
應具備自動和手動運行功能,能夠在自動運行模式下,通過無源探測設備探測識別出的無人機信號并自動進行GNSS(導航信號)進行壓制和欺騙。
在手動運行模式下,應允許管理人員遠程遙控方式手動選擇對衛星導航誘騙設備開關機,并可對誘騙距離和誘騙模式,以及誘騙方向進行設置。
技術方案與部署參數要求:
推薦減少探測發現設備增益縮小探測半徑,減小導航信號發射功率,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保障變電站設施外圍200m左右能實現察打功能。
反無人機主動防御系統由固定式無源探測設備、固定式全向導航誘騙設備等構成,整套系統數據通過光纖、4G通信網絡傳入指揮中心。
無線電偵測設備參數要求:
支持頻段應包括2.4G、5.8G等常用無人機通信頻段。
偵察距離應至少達到3km,以確保足夠的預警和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