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實名登記來了,但解決「黑飛」遠遠不夠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以下簡稱民航局)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便明確規定了6月1日將正式對最大起飛重量為250g的民用無人機實施實名登記注冊。這是目前國家層面針對無人機管理的最高行政法規。
▲民航局公布的「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網頁
民航局《規定》的出臺,針對無人機行業,具有相當大的規范作用,加大了對無人機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對「黑飛」起到震懾的作用。不少的專家、行業人士都給予了肯定。《規定》要求無人機廠商、所有者進行注冊登記,并粘貼相應的信息標識,在「黑飛」事件,或者「傷人損物」事件發生后,能夠方便公安機關、主管部門的偵查取證。
▲民航局發布《規定》封面
不過,從「黑飛」的解決角度上看,實名登記往往是不夠的。不少民航專家也表示說,民航局《規定》的出臺,是完成注冊登記的開始,登記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黑飛」無人機問題。
對于「守法」的無人機愛好者來說,民航局《規定》的出臺,無人機愛好者將不得不按照《規定》中的要求,進行實名注冊登記。對于這部分「守法」的無人機愛好者來說,其實登記前后,并不會影響自身無人機的用途。
而真正「搗亂」的,也就是「黑飛」事件的制造者,民航局《規定》的出臺,起到了一定的震懾,可能也會想方設法的去逃避實名注冊登記。
針對這樣的情況,出臺無人機「黑飛」約束法規,增加懲處力度,是必須的。并且,與無人機生產廠商協商合作,合理增大、調控禁飛區域;同時,針對特殊場所(如機場、部隊、監區等)采用「無人機干擾器」,對「黑飛」無人機進行通訊等物理層面的干擾,避免「漏網之魚」,以達到空域禁飛效果。
無人機實名登記已經來了,6月1號便正式實施。民航局《規定》的出臺,是做了民航局能夠做的,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僅僅是開始,后續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行完善。相應的處罰,甚至是刑法的約束,都得配套出臺,而這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目前而言,無人機實名登記,解決「黑飛」遠遠不夠。